公司所处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6 新能源产业”之“6.5 智能电网产业”,包括智能电力控制设备及电缆制造、电力电子基础元器件制造、智能电网输送与配电等。
2021年10月24日,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正式对外发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其中,两个文件均重点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ECO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
绿色低碳、绿色生活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低碳/脱碳行动将会引致战略性行业产业链的重构。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掌握了数字能源领域核心技术,并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多技术、多学科、多业务综合应用平台。近年来,通过逐步的提升电网安全与控制、电机控制与节能、储能技术与产品、供用电控制与自动化、电力信息化、电力传输、综合能源服务相关细分应用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在电网、发电集团、工业公司、交通、新能源、市政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市场地位与影响力;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公司利用所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区域及南网覆盖区域的区位优势超前布局综合能源业务,在综合节能服务、电力设施运维、电力工程建设、电力销售、光伏新能源等业务领域深耕发展。
基于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公司深厚的技术与产业积淀,2022年公司重新制定了十四五发展战略,即以国家能源变革为发展契机,聚焦综合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及应用,以储能规模化发展为重点,持续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业务;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本运营,构建多层次的运营架构和开放的经营平台,打造双碳新发展理念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数字能源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数字能源技术与产品、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能源技术及服务领域产业投资。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数字能源技术与产品,主要包括配网储能系统、新能源并网测试车设备及服务、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电压无功补偿与电能质量控制系统、港口船舶岸基电源系统(简称“岸电”)、综合能源大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数字化平台及相关应用软件等。公司经历充分的市场竞争及沉淀,形成了以大功率电力电子为核心技术的产品体系,打造了美誉度极高的“智光电气”品牌。
1.“配网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系列产品已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绝大部分地市级供电局广泛运用,总体市场占有率持续位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公司近年新研制的“消弧并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被南方电网列为重点推广产品,广泛应用到南网各供电公司。公司高压SVG无功补偿系统已更新迭代到第三代,相比上一代系统具有体积更小,功率单元模块功率密度更高,系统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2.“高压变频调速系统”系列产品,经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升级以及市场的不断拓展,公司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变频专业厂家,连续多年被评选为“中国高压变频器十大品牌”。公司自主研制的超大容量(7000kVA-30000kVA)高压变频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在超大功率高压变频系统应用方面,300MW—600MW火电机组电动给水泵变频控制节能改造、6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联合引风机变频控制节能改造、钢铁行业大功率同步电机烧结主抽变频控制节能改造、特大容量电机高压变频软启、双变频器并联运行等高端应用,成为能与国际品牌媲美的优秀国产品牌,并在全球近4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公司智能高压变频调速系统已更新迭代到第四代,相比上一代系统具有占地面积更小,功率单元模块功率密度更高,系统操作更加简洁、可靠性更高等诸多优点,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竞争力。
3.“无功补偿与电能质量控制”系列产品,公司研制的6~10kV中压谐波治理装置,可有效治理6~10kV电网中高频谐波;35kV直挂40MVar超大容量纯水冷SVG系统成功投入运行多年,其单机容量最大可达80MVar,并支持多机并联,并联后系统容量可达300MVar以上;690V大功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实现了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0.4kV-35kV电压等级全覆盖,在工业企业电网和新能源接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储能系列产品,公司储能业务覆盖储能技术咨询、储能系统集成、储能设备销售,可为广大储能系统集成商提供储能电池PACK集成、BMS、PCS及EMS、电芯及电池PACK测试等核心关键技术服务及设备支持。公司的储能产品序列包括电站型储能系统(高压直挂级联型高压储能)、需求侧储能系统(多模组分散式集成储能)、移动储能产品及移动储能测试车(35kV)等,可为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定制化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及高安全性的储能系统技术及装备。智光储能实施的广东顺德德胜电厂(五沙电厂)储能调频项目被列入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示范项目。智光级联型直接高压大容量储能技术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建601669)集团、广东省能源投资集团、粤芯半导体等典型客户。采用公司首创开发的该型技术路线的储能系统,可实现循环效率超过 90%,是电化学储能领域全球充放循环效率最高的技术路线;公司联合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共同研制开发的35kV级联型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已实现单机25MW等级储能系统的商业化合同签订,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技术被客户通过实际应用得到验证,具备高安全性、高效率与综合成本低等特点,产品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已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现已成为大型储能电站备受欢迎的技术路线.港口岸电系列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港口船舶岸基电源系统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公司高压岸电改造实施的泊位数国内领先。2021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提升岸电产品技术和市场推广服务,相关岸电设备建设已覆盖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等主要沿海港口码头,类型包括配备 16000kVA容量岸电的豪华游轮母港、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汽车滚装码头、粮食码头、通用综合码头等,高压变频电源系统同时在海洋石油924钻井平台、南海1号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平台上投入使用。针对港口领域智光所开发的国内首台冷箱节能储能系统,已在山东某大型港口集团投产,智光高压变频电源助力绿色航运,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6.新能源并网测试设备产品,公司先后为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开发了6~35kV等级大容量并网移动测试装备,并多次在各类型新能源电站、大型储能电站并网测试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新能源电站、大型储能电站等的并网性能测试提供快捷简便的手段。该类测试车已被许继集团、大唐集团等陆续采购,公司目前是该类测试车国内绝对主流的供应商。
7.UPS电源系列产品,公司控股孙公司广东创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源系统设备研制和工程服务,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是不间断电源(UPS)设备(含工频机、高频机、模块化机)、应急电源(EPS)设备、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LED照明设备的专业生产制造商,并能为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医院、公安等专用系统提供综合电源解决方案。公司服务于北京地铁超过 10年,成都地铁多条地铁采用公司产品,目前公司正助力佛山地铁建设,为其多条地铁线提供UPS及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8.电力传输装备方面,公司子公司岭南电缆是专业的集高端电力电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第一批引进和拥有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电缆厂家之一,超高压、智能电缆、特种电缆等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岭南电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电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为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优秀供应商,产品大量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大型工业企业。
9.电力数字信息化领域,杭州智光一创公司深耕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致力于为综合能源的信息化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网关、储能 EMS、综合能源边缘计算终端具有实时响应、大数据化智能分析、远程控制、多能互补集成等特点,已应用在大型储能电站等应用场景;其研发的储能调控云能安全高效的实现不同场景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能量管控,综合能源物联网平台能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的设备连接和管理,并提供全天候安全风险检测和预警;智能电网调度值班系统和电网重要用户监测系统能可以对故障告警校核,智能匹配故障处理预案,达到故障状态监视、预警、预测的效果。公司控股子公司智光自动化,基于已经构建的集多种传感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的一体化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助力传统电力服务提供商向现代化、智能化用电服务提供商转变;针对工业用户和中小微企业,部署在智光私有云的用电监测和能源管理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包括用电安全、火灾预警、能效评估和管理、节能措施规划等全方位整体解决方案。
智光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利用所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区域及南网覆盖区域的区位优势超前布局综合能源业务,在综合节能服务、电力设施运维、电力工程建设、电力销售、光伏新能源等业务领域深耕发展;构建了以华跃电力为核心的总承包平台、以广州智光用电服务为核心的工程施工平台、以智有盈为核心的运维平台,实现业务的全面平台化升级,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公司将以微网与分布式能源开发、新能源电站开发、综合节能技术、分布式储能等为业务抓手,通过为各类园区与聚合型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虚拟电厂业务商业模式。
在节能环保领域,持续做好节能增效业务、清洁能源业务的同时,努力探索环保类新业务,在垃圾处理、污泥整治等领域进行研究,报告期内收购了湖北华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第一个环保类项目。
战略投资和产业投资业务,正按照打造成为公司第三个业务板块发展路径有序推进,结合对外投资企业而形成的产业优势,公司聚焦遴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产业化项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链项目、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业链项目、模拟芯片设计服务类项目、垃圾综合治理类项目作为未来主要投资方向,为公司的战略落地和转型升级提供协同和助力。
公司是集“数字能源技术与产品”“综合能源服务”“战略投资及产业投资”业务为一体的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商业模式为“产品+服务+投资”,公司在提供数字能源技术与产品的同时,不断开拓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优势,运用有效的投资手段,充分实现对产品、服务业务形成支撑,以增强整体竞争力和业态闭环。
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业务涉及的下业众多,应用场景相当广泛,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各地方发电公司及交通、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水泥建材等众多行业和企业均是公司目标客户。由于公司目标客户多为能源、基建、大宗材料制造等大中型重点企业,其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的产能扩张、节能改造和设备升级与优化等产业发展,会对公司产品和服务业务开展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公司的业务开展和发展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密切相关。
产业政策的变化对公司主营业务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直接受国家能源政策、电力行业改革等影响。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大潮汹涌而至,公司主营业务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这些利好的产业政策将成为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驱动力。
经过24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已掌握了数字能源领域核心技术,具备了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并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多技术、多学科、多业务综合应用平台。近年来,通过不断提高电网安全与控制、电机控制与节能、储能技术与产品、供用电控制与自动化、电力信息化、电力传输、综合能源服务相关细分应用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在电网、发电集团、工业企业、交通、新能源、市政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是一个技术创新壁垒极高的领域,其内涵丰富、涵盖面广、专业方向繁多且密集交叉,且近年来用户需求的走向多元化的同时对使用体验要求日益增高,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储备和业务积累,在数字能源技术与服务方面已经练就了扎实的能力,形成了明显优势。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工程实验室,国家博士后工作站等高层次技术研发平台,为公司开展数字能源技术、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获得的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80项(不含正在申请的),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 335项,外观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335项,公司2022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新增授权外观专利1项,新增授权软件著作权14项,公司主编、参与编写的各类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已超过60项。
公司通过多年来引领或紧跟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领域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变化,持之不懈地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形成了智光电气在数字能源技术与产品、综合能源领域知名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主要产品连续五年位居国产十大杰出品牌,智光储能连续斩获各种行业大奖,智光节能连续多年被行业协会评选为节能服务知名企业。各相关客户对“智光电气”、“智光节能”、“岭南电缆”具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智光用电”、“智光储能”“华跃电力”等品牌在业务不断开拓和升级过程中,也在目标客户形成良好美誉度。智光作为优秀的“数字能源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度植入到相关行业客户之中。
基于公司在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领域耕耘多年,在电气控制业务(电机控制、电网控制、配电网自动化和信息化、电力信息化、电源系统)、电缆系统、综合节能业务、用电服务、储能业务等领域,可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公司综合能源技术解决方案已覆盖基建、商业、工业、电网、燃气、热力、发电、环保、交通等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司在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综合能源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将有更多安全、高效的先进解决方案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更系统的服务。
公司围绕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业务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已实现“产品+服务+投资”的业务协同平台搭建,为公司未来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业务协同平台,既能侧重各自能力打造,又实现三位一体运作,首先将电子电力产品与电力装备和综合能源服务有机组合,充分发挥产品和服务的协同效应,形成覆盖产业链的完整业务闭环,切实提高公司业务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其次,通过清晰投资业务逻辑并不断夯实投资业务能力,以产业协同为前提,以投资为纽带,牵引和推动综合能源产品和服务业务的发展,真正实现资本推动业务突破和产业升级。同时,公司以更高层面的协同思维为起点,在已有的产品和服务业务基础和优势的基础上,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与业务相关的细分市场中开展深层次延伸和叠加,以不断拓宽企业边界,实现更广阔的业务生态协同。公司业务的内外部全面协同将成为公司新的核心竞争优势,正面效应将在未来逐步显现。
公司通过20余年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及绿色电力产品的推广与使用,拥有4000余家国内大、中型企业集团客户,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极为丰富场景应用经验及广泛的客户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96.07万元,较上年同比上升24.50%;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7.88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87.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061.9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2,522.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285.87%;基本每股收益为0.0549元,同比下降87.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1,362.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1%。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储能业务发展迅速,储能系统订单及交付增加所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受参股的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非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新型储能技术适配未来电力系统各类需求,储能装机量也随之大幅上升。规模化发展储能是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公司在技术产品研发、产能扩张、产业协同合作、市场营销及人才梯队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报告期内,智光储能营业收入 39,000.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07%,占公司2022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的16.57%,净利润1,011.88万元,与比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利用自身深耕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优势,携手中国华能清能院、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打造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35kV 20MW/4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于2022年7月下线,对推进新能源储能电站及超大规模GW级别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组串式储能系统也能解决直流侧电芯并联的问题,结合客户对解决储能系统安全与经济性的诉求和对组串式方案的认可程度,智光储能同时研发生产并交付了组串式储能系统,另外面向国际市场的户储产品也在进行研发和产品认证工作中。
集成产能方面,在原有 1.2GWh/年的储能集成产能交货能力的基础上,公司位于广州南沙区的1.5GWh的储能系统集成产线年末建成投产;另位于在广州黄埔区永和开发区储能产线GWh/年,预计2024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公司同时拟在广州市增城区购置土地 205亩进一步新建产线扩充产能,公司远期产能总规划12GWh。报告期内,公司在原有电池PACK产线基础上,新建两条智能化风冷/液冷电池PACK产线并已投运,为后续大规模储能电站快速交付打下扎实基础。随着公司新建产能得以释放,产能不足问题得以缓解,合同交期得到保证。
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数据统计,2022年智光储能系统集成(不含户储)出货量排名居国内十一、全球十八,中大功率PCS(30kW及以上)出货量排名国内第九、全球第八,智光储能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光储充大会2022年度最佳电源侧应用场景创新项目奖、年度最佳储能大功率双向变流器供应商奖,智光储能入选2022年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
电气控制设备业务(消弧选线成套系统、高压变频调速系统、SVG、SVC、APF、能馈装置、岸基变频系统、UPS电源及增值服务):报告期内,铜、芯片等材料价格仍持续高位运行,公司通过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和产品结构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其中第四代变频系统研发持续升级优化迭代,全新一代高压SVG产品和其他低压电力设备产品也已完成研发,将陆续向市场推广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供货的高压变频项目国内国外齐开花,由公司实施的山西某钢铁公司大容量(12500KVA容量)同步电机变频项目、刚果金某水泥公司高压变频项目、安哥拉某建材公司高压变频项目等一大批国内外项目相继安全投运成功。智光电气智能高压变频系统在火电、大型工矿业等高端应用场景,具有优秀的国产替代进口的竞争力,是能与国际品牌媲美的优秀国产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供货的 SVG产品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并网的增加,出货规模同比增长,由公司供货的内蒙古某光伏项目大容量(40MVA)SVG、内蒙古某硅料公司(35MVA)SVG、湖北某风电项目(33MVA)SVG等项目相继安全投运成功。公司新一代的SVG产品已完成样机生产,将适时向市场推广应用,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公司持续响应国家能源局等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电气化,让电能替代深入重点行业实现用能转型。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改造国内港口码头用能系统,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实施了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广州南沙汽车码头岸电系统改造,并在青岛港601298)实现了冷箱节储能电源系统,在某海上石油平台实现了钻井平台特种电源等一系列创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储能并网测试车持续交付各电科院和大型电力集团,可满足电压等级6/10/35kV及4-10MVA容量范围测试要求,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移动式储能及新能源并网试验装置的领先行业地位。
广东创电致力于高端电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广东省大功率智能控制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端电源系统技术开发中心”等省级平台,产品在轨道交通、工矿企业、市政公安、医疗卫生、通信数据中心、电力国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报告期内,广东创电承担了北京地铁13号线V抗电压波动装置及合环装置项目、中标北京地铁UPS智能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河南洛阳某医院UPS电源等一批特种电源项目。报告期内广东创电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
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增值服务,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智光服务全面提升客户连续生产过程总设备可用性,缩短计划外停机时间,帮助客户有效降低工厂运营成本,提升了产品售后服务管理模式和用户体验。公司将努力成为同类品牌产品的首选替换方案商,为后续存量市场产品更新换代积累更多的客户资源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 2022年,岭南电缆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原材料大幅波动等不利因素,拓展新的市场、新的客户,并加强国网渠道建设,在国家主网第6批实现突破,合同订单5000多万元,其中220kV电缆在国网第一次中标;另外,配网在湖南也建立了合作,中标近800万元,为2023年业绩修复奠定基础。2022年岭南电缆凭借“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征,成功入选广州市“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扶优计划培育企业,并凭借过硬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等优势,入选“2022年创新型中小企业”。
智光自动化致力于高低压微机综合保护、低压电动机保护、系列测控仪表以及智能用电综合数据平台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与产品,助力传统电力服务商向现代化、智能化用电服务提供商转变;同时针对工商业用户,部署在智光私有云的用电监测和能源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包括用电安全、火灾预警、能效评估和管理、节能措施等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并网增加,自动化新研发了防孤岛保护装置和电能质量系统(光伏用),充实了新能源项目二次测控及并网产品。
杭州智光一创基于自身技术积累,持续推动储能 EMS、智能电网、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等业务发展,其研发的“电网调度智慧值班系统”、“电网重要用电用户精准负荷管控系统”已在浙江、新疆、上海等电网公司应用;随着全球新能源快速发展,杭州智光一创研发的新一代高可用大型分层分布式储能站能量管理系统(EMS),已覆盖高压、低压以及不同容量等级的储能系统,并在山东、西藏、新疆等地区储能电站交付应用,EMS将成为杭州智光一创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
公司持续积极响应国家“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能源建设指导意见,参与广州知识城绿色能源体系构建,助力广州开发区建设“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持续巩固与大型新能源央企、国有企业合作关系,争取互利共赢。报告期内,智光综合能源强化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升光伏项目EPC总承包与后期运维业务水平,报告期内,高质量完成龙川县龙母镇20MW、罗定市农光互补20MW、遂溪县官田水库二期50MW等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知识城智光恒运公司以广州为根据地,逐步向大湾区内的工业、商业综合体及办公园区等行业拓展综合能源服务,报告期内落地了广州南沙某冷链商业体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佛山某大型光电工业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广州天河某大型商业体充电设施等综合能源服务,后期将结合分布式光伏、光储充一体等应用场景项目,持续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稳健发展。
2022年是智光节能环保的战略转型期,智光节能环保一方面稳步经营好原有业务,同时积极探索污泥及陈腐垃圾处理业务的新业态、新模式。通过持续推进,于2022年第四季度通过增资实现对湖北华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开启节能+环保双主业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间接持股的粤芯半导体完成B轮战略融资,用于粤芯三期项目建设,目前粤芯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南网能源003035)既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更为公司综合能源业务的发展带来更广泛的协同和借力机会;智光股权投资参股的杭州广立微301095)电子成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与吉富创投设立创业基金投资的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挂牌工作正在推进中;投资的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启动上市辅导。
报告期内,为探索企业内部创业机制,激发内生活力,调动团队的创新精神引进人才、吸引资源,加速前瞻性技术的产业化,已完成智光研究院的改制,核心团队持有研究院 60%的股权,公司持有智光研究院 40%股权。目前,由智光研究院研发具备小电源接入、高功率输出、灵活组网、即充即走等特点的第三代数字化超级充电站已经投入了运营。在2022年9月份,智光研究院推出的480kW超级储充示范站(8760充电站)启动,光储充微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2.0正式上线,随着新能源超级充电技术的快速推广普及,智光研究院所储备的先进技术将逐步在各种现实场景中得到推广应用。智光研究院凭借“光储充超级充电微网能量管理平台及产品”在行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膺 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十大技术创新奖”等业内奖项。
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投资广东巨风半导体有限公司,巨风半导体核心团队具有丰富的功率半导体产品研发经验,目前产品包括DRIVER、IGBT芯片、IGBT模块、IPM、FRD等,广泛用于电子家电领域,未来将逐步向能源领域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拓展。
1、碳中和目标引导下的能源转型,将会为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提供商搭建新的“长坡赛道”
自2020年9月22日,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社会上提出碳中和目标。12月12日,习在《巴黎协定》五周年“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细化了2030年碳排放强度、减排幅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等目标细则。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进一步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上述国家层面“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相应带来的国家能源体制的变革、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给一直坚持“帮助客户安全、节约、舒适地使用能源”经营理念,一直专注于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业务领域的智光带来巨大的、长期利好的发展良机。
2、《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将会为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提供商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颁布。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是电力行业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明确了实施路径,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区域(省)级、市(县)级、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具体模式。充分发挥负荷侧的调节能力。依托“云大物移智链”等技术,进一步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通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参与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现货等市场交易,为系统提供调节支撑能力。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坚强发展。增加本地电源支撑,调动负荷响应能力,降低对大电网的调节支撑需求,提高电力设施利用效率。通过加强局部电网建设,提升重要负荷中心应急保障和风险防御能力。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市场预期。主要通过完善市场化电价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和独立储能等主动作为、合理布局、优化运行,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将会促进区域综合能力和能源服务和微网的长期发展,为智光开展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提供商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利好政策相继出台,表明国家大力发展储能产业的决心。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储能在我国能源产业中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储能的发展目标。2022年11月24日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理清了新型储能的市场交易细则。该政策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及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使储能的商业收益模型更加清晰。
另外,《广东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指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确定了“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规模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以上一系列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支持,使得储能产业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将给智光储能的业务发展壮大提供巨大的时代机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公司将以国家能源变革为发展契机,聚焦综合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及应用,以储能规模化发展为重点,持续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业务;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本运营,构建多层次的运营架构和开放的经营平台,打造双碳新发展理念中具有领先地位的数字能源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
(以下为公司计划性事项,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1、围绕储能业务,公司将在2023年形成完整的大储、工商业储能、户储全系列产品链,并配合自身具有的EMS、BMS、PCS核心系统的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要紧凑的完成12GWh储能产线后期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交付能力,确保公司储能业务规模化发展,实现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2、完善国际业务+技术团队,建立国际业务流程,协调跨组织价值链;确保海外户储系列产品按时按质完成样机研制、认证、试产,确保海外版低压分布式储能电站产品改型、认证。2023年要实现首笔海外储能合同订单。
3、通过将智光用电投资、节能环保公司整合成综合能源服务事业部的组织架构,以集约管理资源,并组建专业化项目开发队伍和技术队伍,打通新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微网技术、节能技术等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应用,打造公司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通过新能源资产证券化路径探索、股权投资、组建或参与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与产业投资方、金融机构合作,围绕公司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搭建多元化、可持续、可复制的产融投资组合,实现对产品、服务业务的支撑。
5、持续进行组织优化,规划经营业务主线及业务联动,既要强化业务的市场独立发展能力,也要强化业务的协同发展、相互赋能的能力。同时继续加强企业资质平台能力的建设,夯实企业平台对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着力推动内部业务协同、资源协同。
6、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以能力、价值贡献等因素适度拉大薪酬档差,给予能力强、贡献大的核心骨干人员匹配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人才吸引机制,打造一支核心稳定、创新力强的骨干队伍。
公司所处综合能源技术与服务领域,受国家政策(如宏观经济、能源、节能环保、电力体制改革政策等)影响较大。从现有的政策环境分析,“十四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方面利于公司做大做强业务,抓住良好时机奋力发展,但同时也不排除未来宏观经济情况出现波动,行业政策出现新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公司业务能力、产品创新、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在行业内暂处于领先地位,但若公司未来不能正确判断、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行业市场动态,不能及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不能强化技术优势及持续提供具有较好用户体验的服务,将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达成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公司资产规模、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经营模式的进一步多样和复杂,公司势必在运营、财务、人才、研发、内部控制等管理领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如果公司的管理团队素质、经营管理能力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将直接对公司的内部运营能力、市场竞争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打造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出现公司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公司作为以产品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确保公司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但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持续研发创新能力,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发展趋势,公司目前的竞争优势将被削弱,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开展能力和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芯片、铜、电芯等关键物料价格波动运行,导致公司部分物料储备采购价格难以预测。公司努力研究和监控全球原材料价格走势,做好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通过战略合作、招标、物料成本优化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通过技术方案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工艺水平,减少浪费,降低成本;通过寻求国产器件替代等措施降低采购风险与成本上涨风险。
综上所述,公司虽然对上述风险分别制定了解决方案或对策,但公司仍不排除上述风险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